12月18日上午,“儿童乐园4.0”开放日暨校园建造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在研究生公寓大楼前大草坪上举行,来自我院2014级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132名同学带着他们设计建造的十二组作品参与了此次活动。
该项活动源自于程云杉老师指导下的结构课课程作业和建造实践教学,至今已经跨越七个年头十二个学期,也是聚焦“儿童乐园”这一特定方向之后的第四次探索尝试。最初按照多样化和整体化并重的原则,设定了“荡、爬、滑、X、平衡、感官、空间、交往、标志物、服务区、休息处、储物车”这十二个主题,然后由同学们自由选择、抽签决定各组的工作。在个人完成设计概念和模型构思的基础上,再经由小组内部海选确立实施方案后进入建造环节,并最终通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双手而将其付诸实施。
活动当天,在冬日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二组木构设施从建造大厅内被合力搬运到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依次安放。这些作品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其中既有能考验平衡能力的“大闯关”,锻炼攀爬能力的“爬爬乐”,也有能够充分体验自然野趣的“一起摇摆”,以及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勇敢传说”等;而“童真隧道”、“无猜”等亲子项目也让在场的大人们重拾未泯的童心。而学校乐团的助阵演出和同学们自发的集体舞动更是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热烈,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犹如一次特殊的校园节日。
现场还可以看到,众多不同年龄的小朋友都快乐地沉浸其中,他们不仅来自南京各区,而且很多还是“儿童乐园”系列的常客;而孩子们在自由玩耍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令在场的大学生们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正是因为倡导学生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过程,校园建造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营建过程困难重重,但凭借团队的智慧和努力,同学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个体走向集体,在专业创新、应变能力和探索精神等方面都获得了充分的锻炼与滋养。
供稿:刘雨鸥 供图:蒋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