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2802 授予学位: 工学 学士 学制: 五年
一、培养目标及特色
1.专业培养目标:
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城乡规划理论素养,掌握城乡规划专业技能,了解城乡规划的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能在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运营、决策咨询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研究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专业特色:
依托风景园林学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塑造具有林业类院校发展优势的、以物质空间环境与景观生态环境相协调为主要办学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与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掌握各阶段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各个层面城市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熟悉国家有关发展和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 能力结构要求:拥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综合能力;具有进行一般类型建筑设计的能力;具有进行各个层面城市设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城乡规划专业有关的技术分析能力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3. 素质结构要求:具有爱国主义的精神,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健全心理和健康体魄,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社会交往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学
相近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四、专业核心课程
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色彩实习、城市认识实习、园林植物与应用实习、详细规划实习、总体规划实习、规划管理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其学分学时比例
类别 |
模块 |
课内 学分 |
课内学时 |
||
课程平台 |
课程 性质 |
||||
通识教育平台 |
必修课 |
课内学习 |
通识教育课 |
27.5 |
516 |
自主性学习 |
通识教育课 |
3.5 |
/ |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12 |
192 |
||
专业教育平台 |
必修课 |
专业基础课 |
50 |
848 |
|
专业特色课 |
51 |
816 |
|||
选修课 |
专业基础选修课 |
20(29.5) |
320(480) |
||
专业特色选修课 |
10(19) |
160(320) |
|||
差异化培养模块 |
不纳入总学分不作毕业要求 |
||||
课内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
170.5 |
2852 |
|||
必修课学分:128.5 占课内教学学分: 75.37 % 选修课学分: 42 占课内教学学分: 24.63 % |
学分 |
周(学时) |
|||
实践教育平台 |
必修 |
实验教学 (含实验课程、大学英语实训4学分、课外实践教学4学分) |
8.5 |
92 |
|
集中实践 |
43 |
48周 |
|||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小计 |
51.5 |
|
|||
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22.59%
|
学分 |
学时 |
|||
创新拓展平台 |
必修 |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
6 |
/ |
|
总学分(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集中实践+创新拓展) 合计 |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