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我院“信息筛选与批判性思维修炼”素养公开课在9b301教室开讲。陈思维同学担任主讲人,结合专业学习与时代特征,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在信息洪流中筑牢思维堤坝”的深度分享。
陈思维以“全球每天产生超2.5万亿字节数据”为切入点,剖析风景园林领域面临的信息挑战:设计案例库爆炸式增长、行业报告泥沙俱下、社交媒体“网红景观”误导审美取向。她通过对比某城市公园“数据驱动设计”与“跟风模仿案例”的成败差异,指出:“不加筛选的信息摄入如同‘杂木乱植’,只会让设计思维沦为‘信息灌木丛’。”
公开课设置“信息甄别工作坊”环节,师生分组对“某景区网红玻璃栈道设计方案”展开批判式分析。2023级学生团队从“生态脆弱区建设合规性”“游客体验数据真实性”“地域文化表达空洞化”等角度提出质疑,陈思维点评:“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像园林理水一样‘疏堵结合’——既过滤无效信息,又引导理性创新。”她强调:“在AI生成设计方案日益普及的今天,人类独特的价值判断与审美洞察,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竞争力。”
互动交流中,陈同学以“园林选址”类比信息筛选:“古人相地需‘远峰近水、气候相宜’,今人选信息亦需‘贴合需求、经得起推敲’。”她呼吁青年学子:“在算法推荐的‘信息花园’里,既要学会‘修剪杂枝’,保留理性思考的‘留白空间’,更要主动栽种‘经典理论之树’‘实践真知之花’,让思维园地始终保持生机与秩序。”
本次公开课以“理论框架+场景实战”模式,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搭建了信息素养提升的行动指南。据悉,学院后续将推出“信息检索与学术批判”系列工作坊,推动批判性思维培养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数字化时代构建兼具广度与深度的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