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我院学生会“三刻钟”系列演讲活动在教九楼9B302教室举办。本期季弘斐老师专场吸引了大批同学报名参与,为保证交流效果,经遴选,12名同学获得门票参加了本次交流。
季弘斐,美国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硕士,从哈佛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演讲中,季老师先是通过手机、飞机等现代工业产品外形的变迁,引出分离化与一体化的概念,讲述一件物品的产生、功能完善、物品简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外表分离化和外表一体化。以相同方式,季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内在与外在的抽象含义。
季老师巧妙地把以上想法运用到景观当中去,将分离化与一体化、内在与外在随机组合出了四种形式,即:内在分离化、内在一体化、外在分离化、外在一体化。运用数学当中笛卡尔坐标轴的概念,建立了一个以该两组要素为轴的景观类型坐标轴,总结出了四种类型景观的一些基本特征。
接着,季老师开始介绍景观的产生。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现代景观,风格进行着不断转变,季老师以每个时期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为例进行分析,详细地解释说明了外在分离与外在统一这两种类型的景观,从定义到设计思路再到设计关键词,让同学们对这一崭新概念有了更多思考。
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疑惑,就玛莎施沃茨的设计理念、出国留学等问题,同季老师展开了的探讨交流,季老师耐心的解答带给同学们不小的启发。
此次交流活动虽只有短短三刻钟,但季老师在演讲中分享给大家的新颖的想法与构思,和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在座同学们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收获。
供稿/杨媛婷 供图/柳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