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柴洋波
职务职称: 讲师
电子邮箱: qdcybor@foxmail.com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主要关注大运河遗产、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曾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课题3项,完成江苏省住建厅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5项。主持或参与乡村规划、城市更新、历史建筑普查等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

教育背景与工作(挂职)经历: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市设计系专任教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会员。


201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董卫教授。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获国家公派留学资助于英国曼彻斯特建筑学院以访问学者身份学习。

2006年10月——2007年9月于安徽淮南市规划局挂职,任局长助理。

200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张十庆教授。

科研项目:

主要纵向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空间历史信息系统(SHIS)的城市形态研究(编号:51178096,2012-2015),主要参与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字化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编号50238010,2003-2007),主要参与者。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运河遗产协同利用研究——以镇江与扬州为例(编号:19YJCZH009,2018-2022),项目主持,已结题。



部分横向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时间

参与情况

1

20世纪建筑遗产案例编撰(南通、淮安、扬州、泰州)

2025

主持项目

2

步院识筑:徐州户部山民居群建筑文化特色解析

2021

主持项目

3

江苏省省级传统建筑组群调查及遴选(南京、扬州、泰州)

2020

主持项目

4

睢宁县历史建筑普查与保护规划

2021

主持项目

5

盱眙县历史建筑普查与保护规划

2020

主持项目

6

江苏省历史建筑确定与保护利用研究

2019

主要参与

7

裴圩镇陈集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9

主持项目

8

盱眙县新华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

2018

主要参与

9

曹庵镇全域旅游概念性规划

2017

主要参与

10

洋河古镇旅游开发规划

2016

主持项目


成果与奖励:


《运河双城记:镇江与扬州的城市形态变迁》  柴洋波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12

步院识筑:徐州户部山民居群建筑文化特色解析》,崔曙平,柴洋波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

《城市发展之路》 王晓晓,柴洋波等译,科学出版社,2017.12

《城市挑战(亚洲城镇遗产保护与复兴实用指南)》 (澳)瓦伊斯著,张玫英,柴洋波 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2月


A Holistic Conserving Approach on Heritage of the Grand Canal 第一作者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城市规划英文版·核心期刊), 2011年 01期

镇江西津渡东北侧地块城市设计 第一作者 《城市建筑》(重要期刊)2011年第3期

江南文明背景下的运河遗产保护 第二作者 《城市规划》(核心期刊)2010年第7期,第一作者为导师董卫,该论文获第五届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一等奖。

城投公司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分析 第一作者 2010同济·城市国际论坛(CI·TIS) 

从西津渡看近代镇江城市空间变迁 第一作者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